第39章 39章_遇良缘
笔趣阁 > 遇良缘 > 第39章 39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39章

  服侍的丫鬟转眼间抱来几个攒盒放在桌案上,众人的视线好奇地落在攒盒上。

  厅内响起疑问声:“不知道这攒盒里放的是什么好东西?”

  沈瑜下意识地握紧了掌心,抬眸向李苑的方向看去,正对上她含着笑意望过来的眼神,还冲她微微点了点头。

  沈瑜怔愣一瞬,随即明白过来,这是李姨母有意要将她送的寿礼在众人面前展示一番,相当于是变相地帮她宣扬‘食来香’包子铺。

  她感激地回之一笑,接着便听到厅内的女眷发出的惊叹声。

  攒盒已经打开,里面是一只白白胖胖的寿桃,桃尖的部分红艳艳的,底部还有绿色叶子点缀,只不过这寿桃是用面粉做的,形状和真正的桃子相似,体积上倒大了许多。

  “这做出来的寿桃也太精致了,真是有心。”

  “真是奇了,怎地想出了这法子?这是府上的厨子做的?”

  “快跟我说说做法,赶明我们家老太太摆席,我们也做这个。”

  李苑故意卖了个关子,说:“你们单看这样式就觉得不错,还没有见到里面的东西呢。”

  说完,示意服侍的丫鬟将寿桃切开。

  丫鬟还未动手,沈瑜从席位上站了起来,她微微欠身施了一礼,柔声说:“夫人,这寿桃的切法有些讲究,不如让我先来吧。”

  李苑点头,微笑道:“既然这样,就麻烦阿瑜姑娘了。”

  沈瑜离席走到老夫人身旁,先向李老夫人问了安,又从攒盒中拿出备用的竹刀,沿着桃身的部分纵向轻轻切开。

  寿桃外面的一层面皮打开以后,里面豁然露出六个大小一致雪白圆润的小寿桃来。

  有人不自觉的笑道:“这寿桃做的可真是太精巧了。”

  沈瑜将一只寿桃放在碟子里,双手递给李苑。

  李苑忙伸手接过来,笑道:“沈姑娘真是人美手巧,要是别人来切,说不定就切坏了。”

  说完,她把寿桃递给李老夫人,又请席间的太太小姐尝尝剩下的几只小寿桃。

  一旁的丫鬟学会了切法,也赶紧把其余攒盒里的寿桃切开,席间的女眷每人夹了一只寿桃开始品尝。

  沈瑜回到了自己的席位,心里不由得有些紧张。

  她不知道这些见识惯了好东西的太太小姐能否满意。

  李老夫人咬了一口寿桃,松软香甜,里面是红豆泥的馅,是她惯常爱吃的口味。

  她将寿桃放入碟中,笑着对身旁的人说:“这寿桃做的好看,尝着是糕点的味道,也好吃,尤其适合我这老太太。”

  “哎呀,老夫人,”肖夫人接着发出一声惊呼,“我原以为这寿桃都是一个口味,您老人家说了以后我才发现,我这个竟然是蟹黄味的,和您那个不一样。”

  席间接二连三的响起声音。

  “我这个是咸肉蛋黄的味道。”

  “我这个是红糖豆沙的。”

  “我这个是三珍松仁的。”

  众人数了数,其口味不下十来种,有枣泥松子、红豆芝麻、玫瑰青丝、莲蓉板栗等,咸甜鲜香俱全。

  李苑架不住众人接二连三得惊叹声,自己拈起尝了一个,这竟是个山楂口味的寿桃,尝起来酸甜开胃,口感细腻。

  她不由得点了点头,以往寿宴上的寿桃不过是样子好看的大饽饽,没想到这小姑娘竟然能将各种口味的糕点和寿桃结合起来,做出别出心裁的吃食来,倒是让她刮目相看了。

  李老夫人日常吃□□致,初次入口这寿桃虽觉得有些意外,但也不过觉得比寻常好些罢了,直到众人连连说出自己吃到的寿桃口味不同时,才觉出这寿桃做的心思精巧之处。

  她老人家赞许地点点头,满脸含笑:“咱们宅子里的厨子竟然能想出这么好的点子,得好好赏。”

  李苑站起身来,笑眯眯道:“这可不是我们府里的东西,这是阿瑜姑娘特意孝敬您老人家的。”

  席间的太太小姐顿时纷纷转头看向沈瑜,这次的目光中尽是好奇与询问。

  众人都知道沈家现如今在城郊的宅子中住着,宅中也没什么服侍的下人,谁能手巧做出这些东西来?

  况且光这些配料,想必就得花费不少银钱。

  沈瑜坦然地起身接受大家的注目礼,她声音轻柔,但厅里的人都等着她解惑,所以每个字都落在众人耳中。

  “李老夫人喜欢就好。这是我的‘食来香’包子铺做出来的寿桃,时间仓促,准备不足,承蒙各位夫人小姐喜欢。”

  话音刚落,肖夫人心直口快,马上问道:“沈姑娘,你这铺子还能订做寿桃吗?下个月便是我们家老太太寿宴,我们也做些这个让她老人家欢喜欢喜。”

  沈瑜颔首,浅笑施礼:“自然可以,夫人差人到铺子来知会一声即可,既是李老夫人的亲戚,以后光临‘食来香’,还会为夫人打个折扣呢。”

  一番话说的肖夫人和李苑都十分高兴,席间的众人兴致不减,依旧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寿桃,连吴珍儿都有意无意地瞥了几眼沈瑜,眼神中既有些讥诮不甘又有些佩服。

  片刻后,李员外差人过来请李老夫人到前院的大厅中接受男客们的敬酒。

  李苑搀扶着李老夫人出了花厅,又命管事娘子将后花园中的戏台布置好,待花厅中的女眷们用过席,再去后面听戏。

  据说李员外请了一台有名的好戏班,女眷们陆续起身,向后面的花园中走去。

  春末时节,繁花盛开,李府的后花园也别有一番景致。

  从鹅卵石铺就的甬道走过,看到的便是几处花圃。

  里面的花枝都精心修整过,各色鲜花开的正盛,围墙的边角处种了郁郁葱葱花满枝头的果树,西北角处还有一池荷花,菡萏零星吐蕊,一片碧叶铺在池中。

  后花园的正中搭好了戏台,戏台前摆好了小方木桌案和圆凳,方便女眷们看戏喝茶。

  刚过正午的时候,阳光明媚但不过分热烈,照在身上舒舒服服的,春风拂过,满园送香,在这里听戏实属一种享受。

  女眷们各自按照身份在戏台前坐下,众人不时地低语交谈几声,年轻的几位小姐已经相互熟识,趁着还未开戏,几人一边聊天,一边信步到花圃旁赏花。

  有几位太太对沈瑜的包子铺很感兴趣,拉着她问东问西了一番,沈瑜有问必答,交谈过几句后,她就有了把握,包子铺里这项订做寿桃的业务必然会受到欢迎。

  她和这些太太谈完,就道了声叨扰,然后起身向聚在花圃旁的小姐们走去。

  沈瑜拂过挡在前方的花枝,举步往前走,她定睛瞧了瞧,倒是奇怪,吴珍儿并没有在这几位中间。

  幸亏她不在,若是两个人再言语不和闹将起来,只怕又不好收场。

  不过,其中一位未过及笄之年的姑娘,鹅蛋脸型,明媚夺目,气质却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沉静,几位姑娘围绕着她笑谈,还有的摘了花圃中的牡丹递给她把玩。

  沈瑜有些头疼,这些姑娘她都不认得,尤其那位在中心位置的姑娘,实在陌生的很,连一面都不曾见过,不知道该如何同她们搭讪?

  不过那鹅蛋脸型的姑娘却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犹豫着要不要过来的沈瑜,她微笑着抬了抬下巴,说:“沈姑娘,到这边来。”

  姑娘语气温和亲切,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沈瑜忖度,这姑娘不是乐安人,看她打扮气质,言行举止,想必出身不凡。

  正思量间,沈瑜已经走到了几位姑娘面前。

  为首的那位姑娘先介绍了一下自己。

  “沈姑娘,我是京都人,名唤萧韫,这几日到乐安探亲,顺便随着舅母到这地方凑凑热闹,所以我们未曾见过,”

  一旁有位姑娘说道:“沈姐姐,这是兵部员外郎萧大人的女儿,也是京都有名的美人儿呢。”

  兵部员外郎乃是当朝从五品的官员,若论官家小姐的身份,这萧韫的地位当之无愧是最高的了,也难怪几位姑娘围着她玩笑。

  沈瑜轻轻施了一礼,笑道:“见过萧姑娘,初次见面便觉得姑娘气度不凡,原来是京都人氏。”

  “我在京都也从未见过像沈姑娘这般容貌出众的女子,”萧韫笑着拉住沈瑜的手,目光在她眉眼上看过,又感叹一句,“当真是我孤陋寡闻了,乐安山明水秀,连美人都比别的地方多。”

  萧韫大加赞赏,反倒让沈瑜不好意思起来,她抿唇笑了笑,“萧姑娘谬赞了,若论气度,姑娘无人能及。”

  萧韫轻拍了拍她的手,又细细瞧着她的脸庞,问道:“沈姑娘,你用的是什么口脂?”

  在萧韫看来,她们这群姑娘用饭之后,都没有去离席补妆,其他人唇上的口脂都已经黯淡无色,但沈瑜的唇色依然红润如初。

  沈瑜顿了顿,她反倒忘了要将口脂介绍给几位姑娘,萧韫一提起来,她才马上反应过来。

  她从袖袋中取出五只小巧精致的口脂盒,给每位姑娘都分发了一只。

  “这是我的‘颜如玉’脂粉铺里新研制出来的山茶花口脂,几位姑娘可以试试。”

  萧韫眉毛微挑,哑然失笑。

  她没料到沈瑜竟然随身携带了口脂,更没想到对方借机宣传了自己的脂粉铺。

  沈瑜冲她笑了笑,谢意尽在不言之中。

  萧韫微微颔首,也未作他言。

  几个姑娘将手里的口脂盒旋开,欢欣雀跃得试过,果见口脂极趁肤色,亮而不艳,且有香甜的余味。

  “沈姑娘,你的铺子里还有这种口脂吗?”

  萧韫笑吟吟地看着手中的口脂,简直爱不释手,她所用的都是上乘的口脂,但从颜色和质量上来说,均不及这口脂出色。

  “这是新研制出来的,仅有这几盒,若是等铺子中上新货,还得需要十天左右。”

  昨日吴坊主已经托人带话过来,她病情已经痊愈,这两日内就会给‘颜如玉’铺子供应山茶香粉,沈瑜算算时间,第一批口脂大约十天左右就能做出来。

  “好,到时候我差人去铺子中拿货,沈姑娘可要给我留着。”

  萧韫一锤定音,提前预定好了口脂。

  几位姑娘也笑着说:“我们和萧姑娘一样,都喜欢这口脂,赶明也到铺子中选些脂粉来。”

  沈瑜笑着应下:“随时恭候各位光临。”

  戏台那边正要开唱,有夫人打发丫鬟过来请几位小姐过去听戏,萧韫与几位姑娘便急匆匆先行离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